大家好,我的工作是牙醫師,同時間在研究所進修齒顎矯正。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研究所相關的話題。
開始唸研究所後,就開始鑽研牙齒移動的原理。雖然大學時期就學過矯正治療學,也知道給牙齒力量牙齒就會移動,但是完全不明白背後移動的原理,以及相關細胞的分化流程。隨著接觸相關資訊的時間增加,原本完全看不懂的細胞分化流程,也逐漸有了概念。
但是對於臨床醫師來說,真正重要的還是實際上能不能派上用場,研究能不能真正在臨床治療上增加牙齒移動的速度。
矯正治療最讓人卻步的原因之一,就是治療時間太長,平均要2-3年的時間,可能會產生的各種不方便。
[st-kaiwa2]有什麼方法可以縮短治療時間嗎?[/st-kaiwa2]
[st-kaiwa1]怎麼讓牙齒移動快一點?[/st-kaiwa1]
[st-kaiwa3]現有的研究還不夠完整嗎?[/st-kaiwa3]
[st_toc]
加速牙齒移動的好處
矯正治療是一個長時間的改變過程,雖然辛苦,結果卻也令人期待。想要縮短治療時間除了良好的醫病溝通,擬定好治療計畫,剩下的部分就取決於牙齒移動的速度與病人的體質及合作程度,也因此若想要縮短治療時間,就要想辦法加速牙齒移動的速度。
縮短治療時間的好處有很多,可以減少回診時的奔波勞碌,也可以減少治療過程中,因為清潔困難而蛀牙或發炎的風險。
加速牙齒移動雖然有很多好處,卻不容易輕易達到。很多新的材料例如自鎖式矯正器及客製化的矯正裝置等,雖然推出時都號稱可以加快牙齒移動,但隨著時間也逐漸被證明效果不如預期。
研究時的量測方式
我在研究所進行的研究,是利用低能量雷射照射牙齒周圍的軟組織,刺激細胞反應來達到加速牙齒移動的設定,在測量時也遇到不少的問題需要克服。
一開始測量會使用游標尺,每次回診時量測牙齒之間的距離,但事後沒辦法重新量測,也可能會隨著量測的定位點不同而有很大的差距。曾經有幾次出現前後兩次數值矛盾的狀況出現,最後只好放棄這樣的做法。
改成使用口掃機記錄牙齒位置後,取得的3D模型雖然可以反覆測量,但是穩定可靠的定位點仍然花了不少時間才能決定好。
現有的研究都很類似
加速牙齒移動的研究是最近幾年很熱門的題目,但是大多會有太多偏見與誤差出現在量測方式中,探究其主要原因可能跟研究人員太想做出有利的結果,難免在不知不覺中推論出偏頗的研究結果。
《美國矯正學會期刊》(AJODO)是矯正領域最知名的期刊之一,編輯對此也發出了一些建議[1],如果要持續做這方面的研究,可能要把以下幾點列入考慮。
1.就算短時間內有加速牙齒的效果,對整體治療時間影響大不大?
2.問問患者對於這些額外處置的看法?會不會疼痛不適?
3.加速牙齒移動的做法,長時間以後會不會有副作用?
期刊的編輯認為這些考量,可能比牙齒每個月能不能多移動0.2mm來得重要。或許也代表之後要投稿期刊,單純的介入性試驗已經不夠,還要有更多完整的考量才行。
總結
每個矯正醫師都希望,在不影響治療品質的情況下,縮短整體的治療時間。可惜現有的做法都沒有足夠可靠且可信賴的效果,類似的研究也不斷地被發表。
在做研究的過程中,是一個不斷挑戰未知的旅程,就算前人做過的實驗,也可能因為細微的差異或研究設備、條件的相異而做出不同的結果。如果能從這些差異中找出有用的研究方向,或許就能得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結果。
期待有人的研究能開花結果,找出更好的牙齒移動加速方式,讓治療時間不會成為漫長的等待或使患者卻步的理由,讓更多人能願意接受矯正治療。
希望透過矯正治療能讓每位患者充滿自信,並成為能開心愉快盡展歡顏的人。
參考